伍贰伍心理
揭秘人际交往中让人不舒服的真相
编辑:
2018-11-28 10:15:57
浏览量:286
评论:0

一、过度反应

安来求助时,准备了大量的资料,在初始访谈的一小时中,他一股脑地诉说着,生怕有半点的遗漏与疏忽。

安说,他有种强迫思维模式。在跟伙伴在一起时,总担心伙伴会怀疑自己做不好的事情。然后,在这样的幻想中,他越来越窘迫,甚至无法再跟别人待下去,于是回避跟人交往。这造成了他人际关系很被动,很孤僻。

安叙述了一次重要经历。他在学校时,班级里一位跟他关系近些的女生的手机不见了。女生报告了老师,而且在班级里反应激烈。他当时非常窘迫,不知道自己内心发生了什么,甚至表达不出任何话来,更是不知道该怎么办。直到至今他向我述说当年的故事时,仍然显得激动而语无伦次。

在他的焦躁与不安中,我听出他的强烈需要被关注被理解的渴望。

显然,他的过度准备,也是为了唤醒他人来关注他理解他。他运用了过度的唤醒,所以伴随着强烈的情绪反应。

对于早年有着不安全依恋经历的人来说,习惯性的策略就是过度唤醒。他们总是动用过度的情绪能量去唤醒身边的人,但是却经常卡在自己的幻想中,在幻想中封闭完成自己的内心活动,不能形成跟人的有效交流。

我一直小心翼翼地倾听着,谨慎地帮他澄清一些内在的感受及思绪,以安抚他恐慌不安的心情,从而跟他建立内心的连接感。

事实上,并不是没有人能够理解他,于是,我让他跟我讲出一些话语:我十分讨厌偷拿别人的东西,我是不会做出那样的事情来的。可是我担心人们会怀疑我偷拿了,这让我解释不清。我不知道该怎么办,这让我十分窘迫。

安大为感动,声音有些颤抖。显然,能够有人理解他并且替他讲出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这是他真正渴望和想要的。

二、恐慌不安

安第一次咨询后允诺,要通过咨询让自己得到彻底改变,对咨询也表现出特别的热情,甚至夸我跟别的咨询师完全不一样。把我完全理想化了。

但是,接下来的咨询,并没有预期那么顺利。

在咨询的间隔期里,安不时地通过微信发给我消息,告诉我他所有的事情,为的是让我对他的情况详细的了解。而当我没有做出回应时,他就显得恼火,先是乞求,然后发出脱离咨询的警告。

显然,安不能理解并接受咨询界限。因为他内心的过度不安,他无法跟人保持界限和距离,他需要的是时时被关注,跟人腻在一起,才能感到安全。

安采用的策略,首先是讨好。在讨好的过程中,把需要交往的人(咨询师)理想化。他善于理解他人的处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而他这样做背后的强大目的,其实是为了得到被关注。

在他不停向我发送相关信息以让我了解他的过程中,起初他声称十分能够理解咨询师的需要收费才做咨询等等。但是,我并没有回应,他就渐渐受不了了。在受伤的感觉当中,作为咨询师的我就成为了他“贬低化”的对象。

从理想化对方到贬低化对方,是不安全依恋的人习惯性的策略。在动用过度情绪阶段,他们为的是唤醒身边人的回应,此时,他们会把交往的对象理想化。但是,接下来就是失望,于是他们就会把交往的人贬低化。他们经常游弋在两个极端,而且常常伴随着剧烈的内心情绪反应。

但是,正是这种极度不安和缺乏界限,很难让身边的人受得了。他们经常会引起身边真正关心他们的人的自责或烦躁。于是更加导致他们的人际困难。

我适度对安做出了此咨询外的回应。并向他表达了咨询的设置及界限。安表示理解。


三、安住内在

不安全依恋模式,起源于早年的养育关系,而且在成年的人际交往中产生着巨大的负面影响。

疗愈这种依恋或人际模式,一方面需要在咨询关系中建立一种真实互动的新鲜体验;另一方面也需要关注自己内在历程。作为一名临床治疗师,我个人认为二者是缺一不可的、相互促进的。在咨询关系中体验并“镜映”新的关系互动,在自我体验觉察并整合并发展新的关系模式,从而最终统整内在关系模式。

所以,对于不安全依恋的人来说,安住于内心,才能清晰自己内心反应对于人际交往的影响,从而做出由内而外的改变。

对于每一个生命来说,在最初的养育关系中,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渴望,就是被高度关注,自己是最重要的。为此,婴儿似乎会产生一种无所不能的全能感,并且自发形成一些策略,以让自己获得充分的关注。

足够好的养育者,能够恰当地回应婴儿的需要,并且合理安抚其情绪,就能发展出婴儿安全性依恋模式。

但是,养育者并不能恰当地回应婴儿的需要。不同的挫败就会让婴儿产生不同的安全感。不安全依恋的婴儿往往产生过度的不安与恐慌,于是常常动用过度反应来吸引养育者的关注。这样的策略模式化后就一直影响到成年的人际关系中。

过度反应,跟激烈的情绪反应如影随形。这恰恰又为人际交往设置了阻碍。

过度反应,还常常伴随被拒绝的预期。在剧烈的情绪反应中,不安全依恋的人会感觉到天塌地陷,没有人管他们了,于是自动隔绝跟他人的交往,形成回避型人际模式。而且还怪罪他人拒绝了自己。

而其实,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发生在自己的内心的一种幻想而已。

明白了这些内心的幻想,就把它们安住下来,容纳并且稳定一下自己的情绪,调节一下自己的过度反应,也许能够看清事实真相。并不是没有人理解关注到,而是自己迫不及待,在迫不及待的懊丧中拒绝了关注。学会延迟满足,学会等待,或许能够得到更好的。

请发表评论
该文章已有0条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 暂无评论内容
更多评论
推荐课程
  • 世界睡眠日-催眠疗愈
    世界睡眠日-催眠疗愈
    讲师:李元榕
    播放:4263 次
  • 身心能量提升疗愈
    讲师:李元榕
    播放:2301 次
  • 温暖腹部祛除宫寒痛经
    讲师:李元榕
    播放:1577 次
  • 美好睡眠催眠
    讲师:林颖
    播放:2137 次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南心理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51133号-2
公司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53号河南省科学技术馆 服务热线:4000-333-525 网址:http://www.hnpsyhealth.com

智慧心理云平台

欢迎测评用户登录

看不到验证码?点击重新换一个!
登录则表示您同意遵守《服务协议》

立即注册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