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贰伍心理
你真的了解「心理治疗」吗?
编辑:
2019-09-16 17:07:08
浏览量:284
评论:0

1-5-600x255.png

随着工作和生活的节奏不断加快,都市人群的心理疾病发病率也快速上升。

可心理疾病不像感冒那样会有明显的发烧、咳嗽等症状,一般等到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可能出了问题的时候,往往已经比较严重了。

另外,即使是正常人,也难免在工作生活中有一些情绪低落的时候,我们很难判断这究竟是不是心理出了问题。

而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去看电影或者度假去放松一下,还是去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那么,心理正常与疾病之间的界限在哪里呢?又该怎么判断呢?

 


 

《心理治疗之路》这本书的作者河合隼雄认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不断加快,都市人群心理疾病发病率快速上升,心理治疗相关知识亟待普及。虽然专业的心理治疗很难,但他认为,只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并不难。

这些问题,我们可能都需要知道答案。懂一点心理治疗的常识,对于现代人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1、什么是心理治疗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心理治疗。你可能会觉得心理治疗是:

A,就是心理医生和患者聊天天,严重的,就同时吃点药,过一阵子就能康复了。

B,受到许多电影的影响,你也可能会联想到这样的场景。在接受心理治疗的时候,患者在心理治疗师的引导下,慢慢回忆各种痛苦的往事,甚至开始产生恐怖的幻觉,十分可怕。

但是,这两种对心理治疗的理解,其实都不准确。前一种想得太简单了,好像心理治疗和一般生理疾病的治疗没啥区别,后一种又把心理治疗想得太夸张了。

那么,真实的心理治疗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说法一:因果性的心理治疗

简单概括,就是用原因和结果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心理治疗。

这种思维方式用在治疗身体疾病上,就形成了俗话说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治疗方式。

比如你发烧了去找医生,医生就会先检查你的症状,找出你为什么发烧,是肠胃炎引起的?还是感冒引起的?这是寻找病因。在找出病因后,医生接下来就对症下药,把发病原因给去除掉。

但是,如果用这个方法去治疗心理问题,也许就会变成这样的情况。

比如你持续失眠,精神恍惚,然后你去找心理咨询师。医生先是问了你很多问题。通过这些询问,这个心理咨询师必须找到一个导致你失眠的原因。比如他判断,你之所以会失眠,是因为单位的工作压力太大。那么针对你的发病原因,医生会建议你换一份工作,或者去和领导请假休息一段时间。可能你已经发现了,这样的治疗建议,基本没什么用。归根结底,人的内心活动,绝不是那么简单绝对的因果关系。

因果性的思维方式在自然科学领域是个基本法则,但是,到了人的精神世界,这个法则就有点站不住脚了。人的精神世界是没法用简单的因果关系去理解的,如果坚持用因果性思维方式治疗心理疾病,一定会出大问题。在经过长期研究之后,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心理治疗方式,叫作共时性心理治疗。这种治疗方式的特点就在于放弃了对因果的执着,努力去尊重和感知患者内心非因果性的世界。

 

说法二:共时性的心理治疗

当心理治疗师用这样共时性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患者内心的时候,因为他不再坚持因果性,所以他对患者本人的言行有着更多的尊重。他不会刻意去寻找病人发病的原因,因为这个原因很可能不存在,或者很复杂。而如果按照因果性的思维方式去治疗,那么治疗师就会执着在寻找原因上,很可能会让患者的情况越来越糟。

用因果性的思维方式看待心理治疗,是一种过时的观点。只有把人的精神和物质区别开来对待,用一种共时性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心理治疗,才是咨询师正确的选择。

在共时性的心理治疗中,咨询师会尽量理解患者,把治疗目的由解决发病原因,变成引导病人回到他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面去。换句话说,患者之所以会精神不正常,是因为他的意识偏离了原本的人生道路。只要他能够回到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心理问题也就不攻自破了。

所以,要是你有天去找心理咨询师的话,千万不要以为咨询师不怎么说话,就是对你不负责任。其实咨询师是在努力理解你、努力走进你的内心世界,他只有走进你的内心世界,和你形成一种平行前进的状态,才能够把你引导回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面去。

 


 

2、心理治疗有什么科学依据呢?

心理治疗的科学性究竟怎么在治疗过程中体现出来呢?这里有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方法,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步骤中,看到什么是真正专业的心理治疗。

 

初期,咨询师判断患者是否有心理疾病,分辨程度和源头

在你去做心理治疗的初期阶段,咨询师的首要任务是下判断。判断你这个人到底有没有心理疾病,心理状况是否真的出了问题。如果是的话,他要分辨出是普通的心理问题,还是更严重的抑郁症。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要判断的对象,除了你本人,还有你的家属、朋友等与你相关的人。因为有时候你可能出现了心理疾病的症状,但是问题并不是出在了你自己的身上,而是出在了你的家人身上。

比如,书中举了一个中学生的案例。这个中学生出现了自闭症的症状,每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拒绝去上学。通过治疗师的了解发现,这个孩子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要求太过严厉,给这个中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孩子的内心是非常复杂的,究竟是不是这个原因导致了孩子产生了逃避心理,出现了自闭症,治疗师其实并不确定。因为父母给孩子更多的压力,然而孩子并没有出现自闭症的案例也很多。只不过从治疗师的角度来看,改善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对缓解孩子的病情肯定是有帮助的。于是,这位治疗师调整了治疗的策略,花费了许多精力去与孩子的父母做沟通,希望他们能对自己的孩子更宽容一些。而结果表明,这样的努力是值得的。

然而,你要说父母的高压就是这个中学生患上自闭症的原因吗?真的未必。

 

第二,咨询师理解患者的痛苦,退一步思考问题

在经过了初期的接触,对你的心理问题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以后,心理咨询师就进入了第二阶段:理解你的痛苦。只有理解你的痛苦是什么,咨询师才能够进行引导。为了做到这一点,心理咨询师最常用的一招,就是退一步思考问题。从聊天时候的语言表面深入到你的内心深处,去理解你。

比如,有一个孩子患上了“幻丑症”,也就是躯体变形障碍。他明明长得很正常,却总觉得身体有缺陷,觉得自己的鼻子是畸形的,所以没办法出门见人。这时候,心理咨询师不会直截了当的去问他为什么这样想,而是退一步来看待这个自我认知。他会思索,当这个孩子在表达自己面容畸形的时候,内心深处究竟是怎样一种思维逻辑,是不是有可能是一种控诉的转移?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当你的家人总是无视这个孩子的感受,但这个孩子又没法直接表达出来。于是,他只好通过控诉别人看不到自己畸形,来间接地表达对家人的控诉。

 

第三,咨询师利用强大的心灵影响患者回到健康心理状态

当一个心理咨询师能够深入地理解你的痛苦,那说明他已经走进了你的内心世界,你们之间的沟通障碍已经逐渐消除。接下来就是第三步,心理咨询师会利用他强大的心灵,来慢慢影响你,把你引渡回健康的心理状态中。

这就像一个父亲教小孩子学习骑自行车一样,大人在后边扶着小孩子,和小孩子共同走过了一段人生的道路。走着走着,小孩子会变得越来越独立,就算没有人扶着他,他也能把自行车骑得很好了。

 

最后,患者的内心留下咨询师强大的心灵印象

心理咨询师在治疗患者的过程中,最终做的一件事,就是在陪伴患者一段时期以后,让患者的内心留下咨询师的印象。而这个咨询师的印象,具备了强大的心灵能量和引导力量,能够代替咨询师对患者产生同样的引导意义。当患者心中留存下这样一个强大的心灵形象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心理治疗结束了。

 


 

心理治疗说穿了,就是心理咨询师让自己成为患者的一个陪伴者。通过不断的提醒、协助,唤醒患者自身的乐观和积极,帮助他重新回到健康的人生轨道。但是,心理治疗之所以经常被人质疑,也在这里。没有哪一个自然科学的数据或者测量仪器可以准确标记心理治疗的有效性。一切只能依靠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水平。

所以,这里也特别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心理咨询师并不是万能的,患者不能指望去看心理咨询师像去超市买白菜一样,只要一交钱,病就自己治好了。而心理治疗师也绝不能像做生意一样,来者不拒。

毕竟,在对抗一些严重的心理疾病时,心理咨询师面对的往往都是生死攸关的话题,一个不注意,就会导致患者走向极端的道路。每个咨询师能够解决的心理问题的范围是有限的。这也是为什么,在与患者接触的第一个阶段,咨询师不但要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也要判断自己有没有能力治疗这名患者。如果咨询师觉得自己没有把握,那他就应该果断放弃,把患者转交给其他的咨询师。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应该慎重对待每一个患者,清楚什么时候应该喊停。

简而言之:

心理咨询师所做的治疗,其实就是了解你的情况,走进你的内心深处,接着用他强大的心灵力量,把你从病态的心理状态中拉出来,引渡回原本健康的生活轨迹。

 


 

3、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

每一个人对自己都有一定的了解,这个了解或者深入或者浅薄,程度不一。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掌握一点心理治疗的基础法门。

有时候一些知心的朋友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如果你真的遇到了比较严重的心理困惑,那就必须找专业的心理治疗师来帮忙了。这时候这个心理治疗师,其实就是起到了给你的精神做支撑的作用。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什么时候找朋友?什么时候必须去找专业的心理治疗师?这个界限要怎么判断呢?

 

比较自己的意识和集体意识

这里提供了一个比较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把自己的意识和集体意识,做一个比较。当你发现自己的意识和集体意识之间存在非常严重的偏差的时候,这就表示,你很可能需要去看一下心理咨询师了。

什么叫集体意识?

所谓的集体意识,就是指相同文化、教育、宗教等背景下的人的一种群体认知习惯。说白了,也就是大家对一个东西的共同看法。

比如说,我们的语文课本里曾经有过这样一句话,叫作“挺拔的白杨树”。挺拔的白杨树,在大多数人眼里,象征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形象,我们能够从白杨树的身上领会到坚强、正直的力量。但是,如果白杨树在你的眼里,象征着很多悲观情绪,甚至你一看到白杨树,就想起死亡、魔鬼这样截然相反的意思。那这时候,你看待白杨树的结果和大众产生了严重偏差,也就是个人意识和集体意识产生了严重偏差。

当你的意识在认识事物内涵的时候,总是和集体意识产生严重的偏差,这就说明你很可能患上了一定程度的心理疾病。

 


 

虽然了解了心理治疗的基本步骤和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展开工作的思维法门,但我们自己毕竟不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师。前面的这些知识,对我们更好地认识内心世界很有帮助,但要是真的遇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一定要去寻找专家。

这里也特别提醒下,尽量不要擅自对自己实施心理治疗。因为心理治疗是一个绝对不能纯粹依靠知识来完成的职业。不仅如此,机械地照搬书面知识去治疗心理疾病,对患者的危害可能更深。这是心理治疗这个职业的特殊性。


请发表评论
该文章已有0条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 暂无评论内容
更多评论
推荐课程
  • 世界睡眠日-催眠疗愈
    世界睡眠日-催眠疗愈
    讲师:李元榕
    播放:4263 次
  • 身心能量提升疗愈
    讲师:李元榕
    播放:2301 次
  • 温暖腹部祛除宫寒痛经
    讲师:李元榕
    播放:1577 次
  • 美好睡眠催眠
    讲师:林颖
    播放:2137 次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南心理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51133号-2
公司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53号河南省科学技术馆 服务热线:4000-333-525 网址:http://www.hnpsyhealth.com

智慧心理云平台

欢迎测评用户登录

看不到验证码?点击重新换一个!
登录则表示您同意遵守《服务协议》

立即注册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