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贰伍心理
防御机制:保护了自己,也阻碍了自己
编辑:
2019-09-16 17:03:41
浏览量:303
评论:0

1-6-600x399.jpg

挫折感是每个人熟悉的感受,只要欲望和现实产生了矛盾,就会在心理上出现本能的应激反应,比如压抑、否认,这就是心理防御机制。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意无意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内心的安宁。

在个人发展的过程中,所经的生活训练大部分都是为生存和安全感而做准备,因此,自我防御不但必要,而且可取,可是如果过度防御,人们就会无法开放自己,妨碍自我的健康成长。良性的防御机制和不良的防御机制,会给不同的人带来迥异的生命质量。

 

心理防御机制类似本能

一般来说,心理防御机制是挫折发生时,人们采取的一种能够回避困难的心理手段。

心理防御类似一种本能,其实也是人性,当感觉对方有攻击性的时候自动发生,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自动反应。换句话说,由于运用了心理防御机制,才免除或减轻了心理痛苦。但运用过分,把心防变成厚厚的心墙,就会让人陷入更深的痛苦,就是病态了。

如果一个人的心理防御机制本身越原始,效果越差。

原始的防御机制是指童年生活经历所形成的防御机制,保护自己可以说是原始防御机制的本质。

比如,一个人从小经常被父母打骂,那么他(她)对人的害怕、回避就是原始防御了。不过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人因为个性很强,有可能用攻击的方式防御。

如果从小的经历是父母的关爱,那么原始的防御机制就比较弱,心态就会比较开放、平和,防御相对少一些,心理健康的程度要高,俗话说,君子坦荡荡,正直的人,内心也就不需要那么多担心。

实际上,这些原始的防御都孕育着进攻和暴力的可能,因为在外来威胁面前,保护自己是本能。简单来说,个性比较强的,倾向于攻击,个性比较弱的,倾向于逃避,但是有时候外表的强和内心的强是不一定相同的。攻击和逃避害怕有时候会相互转化。

个性弱的孩子通常用逃避、回避、忍受来保护自己,有可能在持续地被攻击的情况下爆发,当走向极端,会导致抑郁症。而个性强的孩子以后通常会发展出攻击的方法,包括语言和行为的暴力,如果没有教育的干预,这种攻击会持续很久,最终导致躁狂症。

 

防御之一:自我压抑

自我压抑是很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就是把不能被意识所接受的念头、情感和行动在不知不觉中抑制到潜意识里去。

有些人个性软弱,害怕跟人产生冲突,有了不快总是闷在心里,哪怕别人冒犯了自己,也不跟人争执,所以会感到“压抑”。

这样的做法其实是把不快乐扩大化了,因为表达不等于争执,可以好好表达自己的想法,但不一定就要去争执。毕竟你表达了,别人就会考虑到你的意见了,不表达,别人就会忽略你的想法。

如果要求自己不能表达,息事宁人的话,自己当然会感到压抑,这种压抑不利于身心健康,没有表达和交流,就是不健康的。

因为中国文化是含蓄收敛的,所以人们在很多情况下不自觉地使用“压抑”的防御机制。比如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不许孩子顶撞父母,要“夫唱妇随”,如果孩子潜意识里与父母的想法产生冲突,或者妻子对丈夫强烈不满,孩子和妻子可能会压抑自己。

面对强势,压抑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方法,但事后压抑需要通过其他途径发泄出来。很多人“打肿脸充胖子”,脸上笑呵呵的,什么事都憋在心里,就是过度的防御,时间长了就会出问题。其实,对亲密的人,我们完全可以释放脆弱的一面,面对那些平时可以交流内心的朋友,不用担心太多,通过倾诉得到关爱和理解,化解内心的痛苦。

 

防御之二:否认痛苦

否认就是不承认心里痛苦。比如被权威斥责的时候,这种防御机制就会自发地保护自己,一般会体现为表面上的服从。

而实际上如果批评太严厉、太刻薄,让接受的一方感到自己的价值完全否定了,就会表现出特别倔强或闹情绪,不承认自己的问题,来“否定”对方的全盘否定。

这时,“否定”成了防御的武器,它也是人性的,如果心理不防御,就会感觉到加倍痛苦和伤害。很多时候,“否定”的防御表现相对消极,就是不承认心里痛苦。

比如一个人离婚了,心里很痛苦,这个时候别人来劝他:“唉,你一定很痛苦。”“没有,没有,我没事儿!早就不想跟她好了,走了更好!”

这种防御好不好呢?如果只是普通的朋友,这样的防御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要问问自己,是否有知心朋友可以交流这种事情呢?如果在任何人面前都不愿意/不敢讲述这些痛苦,那就是问题了,被否认的、无法讲述的痛苦才是最心痛的。

所以,如果只防御有些人,另一些人可以坦诚相告,这样的防御就是正常的。因为像离婚这样的私隐不希望向大家表达是合乎情理的,例如,明星的私隐一但被曝光,其第一反应通常是否认,普通的人,也会下意识地避免自己的私隐昭告天下的,这是一种自我保护。

 

防御之三:退化自弃/退行

当人们感到严重挫折时,放弃的成人方式不用,而退回到困难较少、阻力较弱、较安全的境地——儿童时期,让自己恢复儿童时对别人的依赖,害怕再负成人的责任,这就是“退化”的防御手段。

退化是一种彻底的逃避,退到儿童时期,就意味着完全自暴自弃。比如,28岁的小伙子既不工作,也不出家门,只是上网,不愿意与人交往,就是很典型的退化。

可能的原因是从小受宠,大人溺爱,出去工作他感觉太辛苦,而且从小人际交往就少,父亲的脾气暴躁。

高校学生喜欢用奶瓶喝水,沉溺于儿童游戏的嗜好或许也是一种退化的心理,她们希望可以一直受到宠爱,甚至不用费劲就可以坐享其成,不需要自己承担生活本身的负担,受到伤害就将自己和人群“隔离”,躲到儿童世界里释放情绪,这是一种在人际关系上的“退化”。

 

防御机制小贴士:

任何人都有心理防御,再亲密的人也都需要防御,不能说100%,但是要达到90%。

对亲密的人我们完全可以释放脆弱的一面,面对那些平时可以交流内心的朋友,不用担心太多,通过倾诉得到关爱和理解,化解内心的痛苦。

当一个人遇到挫折,当一个场面出现僵局时,幽默的行为语言,常常能使困境或窘迫转化成为轻松和自然,使心理上获得宁和。

 

防御之四:合理化的文过饰非

很多人说话都喜欢文过饰非,比如遇到挫折后,杜撰一些理由摆脱困境或内心的痛苦。

例如,因为工作表现不好而失业的小伙子,怕女朋友看不起他,就编造了一个理由,说自己不喜欢这份工作,不敢表达真实的想法,就好像对外人一样的。

在本来不需要防御的关系之中使用了防御,双方的性格和沟通模式值得思考了。

 

防御之五:升华释放

比起上述几种防御手段,升华是更良性、有益于心理健康的防御。

遇到挫折以后,将自己内心的痛苦通过合乎社会伦理道德的方式,比如通过艺术创作表现出来。

从心理学角度看,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曹雪芹的《红楼梦》应该说是作者挫折体验的升华。

遇到挫折时最能反映出人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它往往体现为升华。做到了这一点,那就是非常理想的状态。

 

《扪心问诊》中劳拉对保罗说:“你不欠我任何东西,你不必用爱我来回报我”。——反移情补偿

 

防御之六:补偿调整

补偿也是一个良好的心理防御机制,它是指在受挫之后,想办法通过别的事物把因挫折带来的损失,从内心体验一直到行为一一补偿过来。

比如在这次期中考试没考好,不用自责,只要及时吸取教训,调整学习方法,争取期末有所提高。或者这么想,反正算总分,我这边丢一点分没关系,把那边的分提高,补偿过来就好。

 

防御之七:幽默自嘲

幽默是生命无形的保护阀,也是自我保健的心理按摩。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不忘苦中作乐,用幽默感来防御痛苦,也是一个好的选择。

但一定要注意,不能幽别人的默,一定要幽自己的默,要学会自嘲。一个人要是会自嘲了,那他的心理就成熟,说明他认识了自己,社会适应能力强了。

而且幽默很容易缩短人与人的距离,而且能够帮助自己有效地寻求社会支持,即使你这次没做好,别人也能容忍你。

 

结语

防御机制无所不在,适应性的防御机制能够保护自己免受外界的侵扰,获得内在的平衡感。

同样,防御机制也是一把双刃剑,病理性防御机制会阻碍自身与环境的良性互动、社会适应能力降低,并阻碍痛苦和创伤的修复,导致痛苦无法被修复。


请发表评论
该文章已有0条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 暂无评论内容
更多评论
推荐课程
  • 世界睡眠日-催眠疗愈
    世界睡眠日-催眠疗愈
    讲师:李元榕
    播放:4263 次
  • 身心能量提升疗愈
    讲师:李元榕
    播放:2301 次
  • 温暖腹部祛除宫寒痛经
    讲师:李元榕
    播放:1577 次
  • 美好睡眠催眠
    讲师:林颖
    播放:2137 次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南心理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51133号-2
公司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53号河南省科学技术馆 服务热线:4000-333-525 网址:http://www.hnpsyhealth.com

智慧心理云平台

欢迎测评用户登录

看不到验证码?点击重新换一个!
登录则表示您同意遵守《服务协议》

立即注册 管理登录